SD-WAN代表了SDN技术在2015年最引人关注的应用,它旨在帮助用户降低广域网(WAN)的开支和提高网络连接灵活性。有调查显示,尽管进入该市场的新旧供应商为数众多,但就今年的实际部署情况来看,真正落地项目仍然很有限。但SD-WAN绝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,它已经在给早期部署者带来好处。

SD-WAN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分析SD-WAN继承SDN控制与转发分离、集中控制等理念,在企业WAN中部署软件控制系统,提供业务快速部署、业务智能管理等功能,帮助企业应对云服务及办公移动化所带来的挑战。典型的SD-WAN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三类:Hybrid-WAN场景、公有云访问场景以及BYOD场景。

3.1.SD-WAN场景

在传统的Hybrid-WAN解决方案中,引入集中控制器。如图5所示:

云服务


这种SD-WAN基础场景应用,提供基础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功能。通过引入SD-WAN控制器,完成分支机构CPE设备的集中管理以及自动化配置,包括各种Internet接入及专线接入的配置管理等。SD-WAN可以提供企业WAN网络及应用的可视化,提供智能路由功能,能够基于WAN网络的实时状态,将各种应用的数据流智能调度到各种WAN链路上,保障时延抖动敏感应用(语音等)的服务质量。SD-WAN控制器可灵活部署在企业侧、或者云端。

初期Hybrid-WAN场景部署,可以不改动已有的CPE设备。但企业部署多厂商CPE设备时,要求SD-WAN控制器提供比较灵活的南向接口。

新部署的CPE设备,功能相对简单,复杂的功能可部署在云端。CPE设备具备即插即用特性——可以上电后自动连接SD-WAN控制器,并完成基础配置。CPE可以提供各种WAN链路网络状态的实时监测功能,或者,通过单独部署探测器(Probe)实现。

网络增值服务部署在云端,可以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,灵活提供。

如图6所示,运营商(/第三方服务商)通常将分支机构的业务连接到其(边缘)云节点,在云节点内部提供各种增值服务。

云服务




公有云接入场景

运营商针对公有云服务进行优化,在企业分支(或总部),识别出公有云数据,通过运营商的专网进行承载,并接入到公有云最近的数据中心。如图7所示:这种场景下,运营商可以建立一张专网,接入各种公有云资源。在企业分支(/总部)的CPE设备(或者运营商的边缘云节点),能够识别出公有云业务,并且将业务流发送到运营商最近的公有云接入(/交换)节点。

云服务

移动办公场景
企业员工从任意地点接入企业应用,包括企业部署的私有云以及公有云。运营商可提供安全接入服务,将员工接入到最近的服务点。如图8所示:

云服务


SD-WAN现状及挑战

据IDC预测,相对传统企业WAN方案,SD-WAN可以节省至少20%的费用,2020年SD-WAN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美元。Gartner在2016年7月底发布的技术曲线中,将SD-WAN服务以及SD-WAN产品作为热点技术,预测未来2~5年将大规模商用。SD-WAN服务领域,DT、Verizon、SingTel、NTT等运营商积极应对挑战,进行SD-WAN服务试点,希望在网络基础连接服务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运营商自有的数据中心(包括最接近用户的边缘数据中心),提供网络增值服务,包括防火墙、WAN加速、网络安全等。也出现了一些第三方服务商,通过购买运营商专线,搭建自己的广域网以及核心交换节点,并向其他企业提供SD-WAN服务。

SD-WAN产品领域则是一片红海,各厂商解决方案暂无统一的标准,使得企业部署SD-WAN时,难以抉择。SD-WAN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当前主流方案是针对Hybrid-WAN方案的优化。SD-WAN是企业IT网络的一部分,企业IT包括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各种LAN网络、企业数据中心、企业私有云等,企业IT网络部署各种应用,这些网络及应用是一个整体,网络的运维和监控,需要统一协调。运营商/第三方服务商提供SD-WAN服务,应当需要利用已有的运营及运维系统,而不是单独部署一套新的运营及运维系统。